小而美的组织更高效
作者:编辑部
2024-10-09
摘要:绝大多数公司都在追求规模越大越好,员工的人数越多越好。

绝大多数公司都在追求规模越大越好,员工的人数越多越好。

然而,英国管理大师韩第(Charles Handy)在他的“二十一封关于人生与其中的挑战”(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)一书中却指出,组织规模越小越好。而且,若你重视员工,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彼此都互相认识的工作环境。换句话说,让组织“小而美”,往往会帮助员工更容易完成工作。

他分享多年前在壳牌石油公司(Shell)的工作经验。当时因为公司规模太大,除了一位同事以外,他和其他人几乎是零互动。“我受困于一个叫做‘组织’的箱子里工作。”他说道。

他认为,150位员工是一家公司员工人数的上限。研究指出,人们的亲疏程度,会和认识的人数成反比,并以三倍的倍数递减。例如,人们会和五个最好的朋友最熟识;再来会常常和15个朋友相处;会偶尔见到面的朋友或同事是45个人;社交媒体上或过节寄卡片的人数,大概是135个人。

一个组织的最佳人数是45个人。若公司的员工人数上升到了100个人,“小心,你会开始有部门和分工;你会有官僚制度,你会像是在一个机器里工作。”

近几年来,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排斥在金字塔阶层的组织工作。也就是说,这个世界已经渐渐了解到,小,比较好。

譬如说,海尔的员工人数超过七万人,但公司推动变革,将七到十人组成一个有自主权的团队,以便在必要的时刻,快速采取行动。

此外,主管也不应将员工单纯视为一项“资源”,而应将他们视为生命体。因此,与其“管理”员工,主管应该在员工需要的时候提供协助。事实上,所谓的“管理”,是管理员工的工作进度,而不是员工本身。

若主管将员工视为“人力资源”,并以这样的态度和员工沟通,可能会让员工觉得他只是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而已,是公司用来达到目标的工具。

因此,主管在和员工沟通时,需要注意措辞,以免释放错误的讯息,造成误会。


热门文章